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小题。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

习题库1.5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小题。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①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注释: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6.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17.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回答】

16.全诗写了登楼所见之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四野空旷无人,小舟任意停泊;黄昏时分炊烟缕缕,古寺深处黄莺啼啭。(描摹了景象,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流水、渡船、炊烟,流莺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物的怀念。(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即可得2分)

17.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此二字生动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解析】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考生鉴赏诗句的能力,该结合意象、意境、情感赏析。答题关键词“景象”,这首诗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全诗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答题区间在前三联。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次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颔联俯瞰,写楼前景*,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颈联写抬眼所见。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景物形象之法:提问形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3.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构成: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的*就是以上三部分构成。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1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聊’‘惊’”“感情变化”,考生要抓住“聊”“ 惊”用文字描述了变化的内容并提到心理变化过程。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比如本题中的“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比如诗歌题目中的“登楼怀归”。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