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

习题库2.77W

问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帅诸*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佣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有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显得七年”具体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积极作用。

(4)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回答】

(1)960年。 陈桥驿。 (2)目的:加强*集权。 措施: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政、财政大权。 (3)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 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积极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4)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初三夜晚,大*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可知,与陈桥兵变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2)分析材料一的“解除禁*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佣兵自擅的局面”可以概括出赵匡胤“解除禁*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加强*集权。为了达到加强*集权的目的: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政、财政大权。

(3)根据材料“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可知,宋朝的政策是重文轻武的政策。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该政策实施,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知识点: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