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言山石之美者,...

习题库2.09W

问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言山石之美者,...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

1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则不应大甚。若 处 处 有 眼 则 似 窑 内 烧 成 之 瓦 器 有 尺 寸 限 在 其 中 一 隙 不 容 偶 闭 者 矣 塞 极 而 通 偶 然 一见 始 与 石 * 相 符。(选自《闲情偶寄》)

19.《闲情偶寄》的作者是    代的          。(2分)

20.简要回答作者认为“漏则不应太甚”的原因。(2分)

【回答】

18.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者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相符。(6分。每处1分)

19.清、李渔(2分。每点1分)

20.到处都是洞,不符合石头的本*,只能等同于俗物。(或:于堵塞之中偶有畅通,才符合石头的本*)(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8.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加标点为: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相符。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闲情偶寄》*戏曲理论专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康熙十年(1671)刊刻,后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

试题分析:李渔说“漏则不应太甚”,从下文看,“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限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始与石*相符”。也就是说到处都是洞,过于“漏”,就会和瓦器没什么差别,也就不符合“石*”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说山石的美丽,都蕴涵在透、漏、瘦三个里。这里通向那里,那儿又通向这儿,如果有道路,这就是所谓的透;石头上有洞,四周看起来很可爱,这就是所谓的漏;陡峭的山壁在半空中挺立,不向任何东西依靠,这就是所谓的瘦。对于石头透和瘦二字越突出越好,然而漏过了就反而不好了,如果到处都是洞的话那不就好比窑内烧成的瓦器了吗,洞的大小有一定的限制,石头上的洞有一两个,堵塞到了极点。然后畅通。才与石头本身相符合。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