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

习题库2.63W

问题详情: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

古语有之:“顺乎天,应乎人!”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家百姓*之利。

——引自《墨子》

材料二  (唐)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人物

理论思考

*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引自*《在党的*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仔细阅读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孔子及其后的屈原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与思考。

(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出发点和治国理政的法律原则。

(3)从“观百姓”“存百姓”到“谋幸福”,从家天下到天下为公,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中民生理念的价值立场和家国观的历史跃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土地制度层面践行“存百姓”的举措与具体内涵。②从“谋幸福”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毛泽考东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以*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回答】

(1)立足点:*立场(或“小生产者”或“百姓”)。主张与思考:仁学德治思想;关心爱护百姓;美政。

(2)出发点:民本思想。原则:仁义为本,刑罚为末(或慎用刑罚)。

(3)选择阐述①: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原则上不得买卖;农民承担赋役。

选择阐述②:*:将农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在城市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质的国营经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民生上强调是否有利于提高*的生活水平。

【解析】

【详解】(1)立足点:根据“观其*家百姓*之利”可得了出其代表*立场。主张与思考:材料体现的是墨子的立足点是站在*的立场,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仁和德治的思想、关心爱护百姓和屈原主张美政的思想均与墨子思想接近。

(2)出发点:根据“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可得出民本思想。原则:根据材料“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结合所学可得出原则为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3)本题可选择其中一种展开论述,如果选择阐述①,则结合所学,则概括唐太宗在土地制度方面推行均田制的内容及所产生的影响即可。主要从国家授田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原则上不得买卖;农民承担赋役等角度去分析。如果选择闸述②,则分析*进行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措施和*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知识点:*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题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