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2019·枣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习题库7.54K

问题详情:

(2019·枣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2019·枣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伛偻:             

(2)泉香而酒洌          洌:                 

(3)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2.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4. (*)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回答】

1.(1)驼背,指老年人。(2)清。(3)错杂的样子。(4)就,靠近,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1)“伛偻”本来指“腰背弯曲、驼背”,在这里属于借代,指老年人。(2)“洌和冽”二字要分清,“洌”是三点水,表示“清”;“冽”是两点水,表示“凉”。(3)“杂”指“杂乱、交错”;“然”指“……的样子”。(4)根据语境和成语“可望不可即”推断,“即”可解释为“就,靠近,到”。

2.B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 A项中两个“而”都是“表顺承关系”; C项中两个“之”都是“助词,无实义”;D项中两个“以”都是“介词,用”。B项中两个“于”分别是“介词,在”“介词,比”。

3.(1)脸*苍白,头发雪白,昏昏(或“东倒西歪”)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2)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1)翻译时要注意此句是判断句,要翻译成“……是……”,其中“颜”指脸*,不是颜*。(2)此句为倒装句,正常的语序为“其可谓善于山泉之间取乐矣”,注意“谓”翻译为“称得上”。

4. (*)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太平,*幸福”“国泰民安”等都可)(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主题的把握。根据*文“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看, “太守之乐”是指以民乐而乐、与民同乐;根据乙文“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来看,公之乐是上指国家安定太平、*清明,下指*幸福美满、安居乐业。

 (参考译文)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直译:笔直朝丰乐亭的东面走几百步),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气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