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殷商*骨文残片中,多次出现“登人”,目的主要是登记人口,征兵。周朝...

习题库1.58W

问题详情: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殷商*骨文残片中,多次出现“登人”,目的主要是登记人口,征兵。周朝...

.(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骨文残片中,多次出现“登人”,目的主要是登记人口,征兵。周朝户籍登记制度初具雏形,据《周礼》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长牙婴儿)以上,皆书于版,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献其数于王。”春秋战国,战争频仍,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限制人口的流动,诸侯国纷纷以“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严格的户籍登记。……秦朝区分了不同户籍,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基层管理人员)审查核实的登记程序。汉朝将登记内容细化到户主及家庭成员的数量、姓名、*别、年龄、身份、籍贯、彼此关系、财产(包含奴婢)等,并把不同户籍的人统编入全国*户籍,即“编户齐民”。……唐朝申报户籍要验查年貌,以防虚报年龄或假冒残疾逃避赋役。并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的登记制度。

                              ——摘编自曾庆*《户籍册上的古代*》

材料二  

宋代

官府强迫民间工匠服役,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或雇募之间的“差雇”制,“差”就是官府按户籍征发,“雇”就是对工匠支付一定的雇值和食钱。

元代

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管理,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明代

匠户在作坊中要受到官吏的层层盘剥。各监局的宦官亦多占匠役。工匠中常有怠工或逃亡的情况。这推动了“匠籍”制度的改革,匠人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

清代

顺治二年(1645)﹐清*宣布废除匠籍制度。匠人获得自由身份。

——摘编自张岂之《*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至唐朝*户籍登记的特点,并归纳其发展趋势。(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匠籍”制度的演变予以评析。(13分)

【回答】

.(25分)(1)特点:出现时间较早;专职机构或官员登记;分*别、城(都)乡(鄙)登记;定期登记;受统治者重视;功能从征兵为主到多重功能;登记程序与内容不断细化;(8分,每点2分,任答4点)趋势:逐渐完善,形成制度(或:呈制度化趋势)。(2分)

(2)演变:宋代对民间工匠的“差雇”制推动了“匠籍”制度的形成;(1分)元代,“匠籍”制度正式形成;(1分)明代对“匠籍”制度的改革,使匠人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1分)清代,“匠籍”制度废除。(1分)  影响:宋元时期,工匠的人身自由和劳动创造*受到严重的束缚(2分);明清时期,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增强;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2分)  认识:“匠籍”制度的废除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分),表明了封建国家对手工业者的人身控制放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2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

题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