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

习题库1.0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岭南。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相谓曰:“吾辈岂可不自愧乎!”遂相与辑睦。

春(公元679年),正月,己酉,上幸东都。

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制度壮丽。上阳宫临洛水,为长廊亘一里。宫成,上徙御之。侍御史狄仁杰劾奏弘机导上为奢泰,弘机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

(公元688年)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着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道过宁州,宁州父老迎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邪?”相携哭于德政碑下,设斋三日而后行。                                            (选自《资治通鉴》)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法不信于人也 信:信任               B.当坐着六七百家    当:判处

C.本立竟得罪 竟:竟然                   D.韦弘机作宿羽等宫作:修建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二人罪不当死 ②擢仁杰为侍御史 ③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 ④侍御史狄仁杰劾奏弘机导上为奢泰 ⑤请弃臣于无人之境 ⑥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

A.①④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要处死误砍昭陵的将官,狄仁杰坚决请求不杀,高宗变了脸*,命令狄仁杰退出去。几天后,狄仁杰委婉劝谏,高宗怒气消解,权善才、范怀义得以被除去名籍,流放岭南。

 B.长史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看到狄仁杰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后,都觉得自己应当感到羞愧,于是两人和睦相处。

C.左司郎中王本立依恃皇帝恩典,当权用事,朝中士臣都害怕他。狄仁杰奏报他作奸犯科的事,请求把他交付执法官吏处理,高宗最终答应了狄仁杰,王本立被判罪,从此朝廷士臣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D.狄仁杰查知因为越王李贞而犯罪的六七百家、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五千人都是无罪而被牵累的后,秘密奏报太后。太后听了狄仁杰的奏报,就特别原谅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丰州。

1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诫!(5分)

(2)宁州父老迎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邪?”相携哭于德政碑下,设斋三日而后行。(5分)

【回答】

【*】

15.C

16.A

17.A

18.(1)陛下为什么要惋惜罪人*命,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戒!(采分点:罪人、亏、曲、忠贞)(2)宁州父老迎接他们,并且慰问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使你们活下来的吗?”众人相互携手在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斋戒三日,以表谢恩后才离开。(采分点:迎、劳、活、于德政碑)

【解析】

15.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题中,C项的“竟”是“最终、终究”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本题要求的是选出“全都表明狄仁杰刚直不阿的一组”,其中,②写狄仁杰升职。③写狄仁杰代人任职。⑥写密奏内容,都没有表明狄仁杰的“刚直不阿”。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本题中,A项所说的狄仁杰劝谏不是“几天后”,而是当时。“几天后”是提升狄仁杰的官。原文为:“后数日,擢仁杰为侍御史。”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1)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第(1)小题中的“罪人”是“罪人的*命”(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亏”是“亏损”之意或译为使动用法;“曲”是“曲意”之意;“忠贞”即“忠贞的人”。第(2)题中,“迎”是“迎接”之意;“劳”是“慰问、慰劳”之意;“活”应译为使动用法,“使之活”;“于德政碑”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当把“在德政碑”提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九月(公元676年),壬申(初七),大理寺奏报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昭陵的柏树,所犯的罪应当除去做官的身份,高宗特别下令要处死他们。大理丞太原狄仁杰上奏说:“两人犯的罪不应当处死。”高宗说:“善才等人砍伐昭陵的柏树,我如果不杀他们就是不孝。”狄仁杰仍然坚决请求不杀,高宗变了脸*,命令狄仁杰退出去,狄仁杰说:“冒犯皇上的威颜,正直极谏,自古以来都认为很困难。臣却认为遇到桀、纣当然困难,但遇到尧、舜却很容易。现在按法令所规定的,并不至于判处死刑,而陛下却特意要杀了他们,这使得法令不为人所信任,人们要怎么办才好呢?况且张释之说过:‘假设有人盗窃长陵的一抔土,陛下要怎样处理?’现在以一株柏树之故就杀了两位将*,后代人要说陛下是怎样的人物呢?臣不敢接受皇上诏令的原因,是害怕把陛下置于丧失仁义道德的境地,而且无脸见张释之于九泉之下的缘故。”唐高宗的怒气这才消解,权善才、范怀义被除去名籍,流放岭南。几天以后,朝廷提升狄仁杰为侍御史。

当初,狄仁杰为并州法曹,同事郑崇质应当出使遥远的地区。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又有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怎么可以让他有万里离别的忧愁!”于是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承担出使的任务。蔺仁基一贯与司马李孝廉不和,这时候两人不禁相对说:“我们难道自己不感到羞愧么?”以后两人和睦相处。

春季(公元679年),正月,己酉(二*日),唐高宗来到东都洛阳。

司农卿韦弘机营建宿羽、高山、上阳等宫殿,制作的规格雄壮华丽。上阳宫临近洛水,修造长廊连绵一里长,宫殿落成后,高宗迁宫前往居住。侍御史狄仁杰上书*劾韦弘机引导皇帝奢侈无度,弘机因而被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依恃皇帝恩典,当权用事,朝中士臣都害怕他。仁杰奏报他作奸犯科的事,请求把他交付执法官吏处理,但高宗特别地宽恕了他,狄仁杰说:“国家虽然缺乏英才,难道会缺少王本立这类人吗?陛下为什么要惋惜罪人*命,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抛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戒!”王本立终于被判罪,从此朝廷士臣都不敢为非作歹了。

(公元688年)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查知越王李贞的同党,因此判处有罪的有六七百家,被籍没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催促要行刑。狄仁杰暗中奏报说:“这些人都是无罪而被牵累的,臣想公开地上奏,似乎在为叛逆者申诉,但是知道真情却不报,又担心乖违了陛下仁慈怜恤的旨意。”太后听了狄仁杰的奏报,就特别原谅了这些人,全部流放到丰州。这些人路过宁州时,宁州父老迎接他们,并且慰问他们说:“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你们的吗?”众人相互携手在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的德政碑下痛哭,斋戒三日,以表谢恩后才离开。

知识点:历史事件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