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①现在,“拷问”一词经常见诸各类媒体。有人撰文对这种用法持反对意见,认为“拷问”即拷打审问,其“语义先天*地带...

习题库3.29W

问题详情:

①现在,“拷问”一词经常见诸各类媒体。有人撰文对这种用法持反对意见,认为“拷问”即拷打审问,其“语义先天*地带...

①现在,“拷问”一词经常见诸各类媒体。有人撰文对这种用法持反对意见,认为“拷问”即拷打审问,其“语义先天*地带有或多或少的***”,现在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带有“封建*”**的词,在今天“建设*社会的大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②对文章中所倡导的“语言丈明”,彻底根除“封建*”意识,笔者深表赞同。然而,这与“拷问”等词语的使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

③这是个语言问题,应该从语言的角度加以讨论。我们知道,词语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客观反映。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当历史进入新的阶段,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后,是否为了适应新的需求,把原来带有时代**的词语都抛弃掉,而创制新的词汇系统?当然没有必要!因为“新”是“旧”的自然演进,新的社会生活、新的文化观念、新的思维意识,都是对旧的社会生活、旧的文化观念、旧的思维意识的继承与发展。同理,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演变,“旧词”完全可以变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词”。

④“拷问”是个古词语,南北朝时期北齐人魏收所撰的《魏帮》中就用过这个词,此书《高祖孝文帝纪下》有句云:“自今月至明年孟夏,不听拷问罪人。”其中的“拷问”即指拷打审问。喜欢看古戏剧、古小说的人都知道,“拷问”在古代确实是“一种很残酷的*行为”,“往往是受刑人皮开内绽、鲜血淋漓而不得不招供,甚至屈打成招”。但是,这已经成为历史,在现在的文明社会里,“刑讯逼供”是不允许的。《中华*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违者即构成“刑讯逼供罪”,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在这种背景下,“拷问”一词即成为一个历史词,其本义“拷打审问”便失去了适用基础。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现在人们“旧词新用”,让“拷打审问”引申指“时社会上某些负面现象的产生的责任及社会根源进行严厉追究”。这种“新”用,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媒体上“这个词屡屡出现”便是明*。

⑤那么,“拷问“一词的“旧词新用”,是否会让人联想到其旧义的“封建*”**,从而影响现在构建“*社会的大环境”?

⑥不会!因为如今用的是“新义”,在新的话用环境中使用“新义”,客观上会限制对“旧义”的联想。比如“鞭策”原指用鞭子拍打,今指督促、激励;“腰斩”原指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今指把同一或相连的事物从中割断;“*毙”本指用*将人击毙,现今也比喻建议被否决或文章不予发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现在人们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谁会联想到其原义而感受到了“*”**?就算真有人看到这类词语而想到其原本的意义,说不定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呢!就“拷问”一词而言,时一些不合理的负面现象,从精神层面进行“拷柯审问”,这不正符合人们所期待的“公平正义”吗?

⑦对社会上不合理的理象.尽管大胆地“拷问”吧,这绝对与“封建*”无关。

(选自《咬文嚼字》2011年第12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拷问”的表述,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拷问”即拷打审问,是古代审讯犯人时一种很残酷的*行为,今天仍是一个带有“封建*一**的古语词。

B.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尤其是中华*共和国相关的法律禁止刑讯逼供的背景下,“拷问”的本义已经不存在了。

C.“拷问”一词的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今的语用环境中,已经由原来的“拷打审问”演变为“严厉追究”。

D.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各类媒体从精神层面上进行全面而深刻地反思,“拷问”一词渐渐流行起来。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开篇引述“有人”对各类媒体热用“拷问”一词提出的批评,目的要为作者进行再批评而树立靶子。

B.第②段是过渡段,作者名义上赞同“语言文明”的意识而实际L否定“有人”的观点,自然过渡到对自己观点的阐述。

C.在③段中,作者运用对比论*的方法,分别论*了语言演变、现代词语来源和“拷问”新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D.最后三个段落与第①段紧密呼应,就媒体中大量运用“拷问”一词提出自己看法,认为媒体用得完全正确。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新的词义都是对旧的词语意思的引中和发展,因此“新词”都是“旧词”的自然演进。

B.“旧词新用”是因为原来的意义失去了适用基础,如果不派生新义就不能被人们接受。

C.一些本义具有“*”**的词在新的语用环境中使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D.人们在使用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词语的“新义”时,一般会限制对该词“旧义”的联想。

【回答】

B   2、C     3、D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