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完成后面各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帆几片疾如...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完成后面各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帆几片疾如...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完成后面各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号廷斋,高安(今属*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染料。

13.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14.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回答】

13.(1)写景顺序:①由大处到个体,由远及近。一二句写长*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②由白天到晚上,由下到上。五、六句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由地面转到天空。

(2)动静角度:动静相结合。一二句侧重写*、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14.比喻,如将长*比作白练,*帆比作箭等;比拟(拟人)如说新月学扇;夸张,如“疾如电”、“飞如电”;对偶,其中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如果答排比,如前四句也可。(答出三种修辞即可,正确指出每种修辞方法1分,正确举例1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这是考查鉴赏诗歌写景技巧的能力。应先明确写景的角度,然后再圈出诗句中所写的景物,最后依据题干的要求进行作答。主要写了“长*”“淮山”“*帆”“山泉”“晚云”“新月”“塞鸿”等,从写景顺序来看,由远景到近景,从白天之景到晚上之景,从地面之景到天上之景;从动静的角度来看,*、山都是静态,*帆、山泉都是动态。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天的景*,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山秀*更加集中、更加动人。万里长*止息了它卷的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向出银*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边,苍茫的夜*把它映衬得更加翠绿。如果说一、二句描绘山水是从大处落墨,取神于静穆的话,那么三、四句则着眼于刻画具体景物的动态美,使之大小相形,动静相映,增加其层次和变化的美感。几片征帆东去如箭,一泓山泉直泻如电,这是多么健捷的景观啊。置身其间,能不令人神观飞越吗?“晚云”两句也是排偶句法,转写天际的秋*,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气凝成了白*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圞,却也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是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写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轮到秋天的宠禽――鸿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际、目送征帆的当儿,回首北顾,只见一行塞雁隐现天际。它是那样高、那样远,看上去宛如悬在云端的一缕细线。当诗人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无尽的碧天时,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结法韵味高远,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寻味的。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写景诗句手法归类:1.嗅觉、听觉、触觉、味觉、视觉。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远景近景,俯视与仰视。3.列锦(意象叠加),白描。4.对比、映衬、渲染。5.比喻、拟人。6.虚写实写结合。7.写景顺序。8写景**等。结的手法规律,使做题时有规律可循。学生平时应熟记这些手法(相当于数学里的公式,必要时也可“套用”),遇到写景句子的分析或赏析,对应“解题”,结合诗句分析即可。比如本题中,考生可以依据题干的指示到诗句中找到具体的景物,再分别对号。

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本题是考查诗歌的技巧,且指向“修辞”,同时要答出“三种”。“长*万里白如练”“*帆几片疾如箭”,使用比喻;“新月初学扇”,一个“学”字赋予新月以人的特点,比拟;“长*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使用对偶,同时这四句放在一起,使用了排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考生只要认真分析诗句,难度不大。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