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掀起帷幔【美国】戴维·兰勃纳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我气得七窍生烟...

习题库6.64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掀起帷幔【美国】戴维·兰勃纳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我气得七窍生烟...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掀起帷幔

【美国】戴维·兰勃纳

从老板的办公室出来,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我气得七窍生烟。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有休息了,桌上一叠叠的文件告诉我仍有大量积压的工作,而老板又派给我一个临时任务:陪一位重要客人到曼谷北部的观光胜地游览。

次日一早,我陪客人到了观光地。成群结队的观光客,熙熙攘攘,不是拍照,就是到处抢购纪念品,无聊极了。

傍晚时分我和客人乘一辆小巴士去吃晚餐,并观看一场已经看过多次的表演。昏暗的车厢里,我结识了一位拿着灰*手杖的盲人。他告诉我,他是比利时人,十多岁时眼就瞎了,却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旅行,今年六*岁,已经单独游览了许多国家。

“晚餐时我可以坐在你身旁吗?”他问,“假如你肯向我描述一下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乐意效劳。”我回答。

我的客人已经向餐厅走去,那盲人和我跟在后面。我抓住他的手肘引导他,他却昂首挺胸,毫不犹豫地向前跨步,倒好像是他在为我带路。

我们找到一张靠近舞台的桌子。等候饮料时,他说:“这音乐我们西方人听起来似乎不合调,不过却很迷人。你能形容一下乐师吗?”

舞台一侧有5个男人在为这场表演做暖场,可我以前从没注意过他们。

“他们盘腿坐在那里,穿着宽松的白棉布衬衫和宽松的黑裤。扎鲜红的腰带。三个年轻人,一个中年人,一个老人。有一个人在敲小鼓,另一个人在*一个木制的弦乐器,其余三个人用弓拉奏一种大提琴形的小乐器。”

他微笑了:“这些小乐器是用什么造的?”我再细看了一下。“木头……不过球形的共鸣箱是用整个椰子壳造的。”我说,同时竭力压制自己的惊奇。

灯光逐渐暗了,他又问:“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国籍、肤*和体形的都有。穿得讲究的没几人。”我低声说。

我进一步放低声音并靠近他的耳朵说话,他立刻热切地把头朝我靠过来。以前从没有人这样聚精会神听我说话。

“我们旁边是位日本老太太,舞台上的灯光照出了她的部分侧影,”我说,“再过去是个大约5岁的北欧男孩,金头发,有个可爱的翘鼻子。他身向前倾,在老太太的侧影之下成了第二个轮廓分明的侧影。他们二人纹丝不动,等待表演开始。那是童年和老年、欧洲和*完全*的活生生写照。”

“对,不错,我看见他们了。”他平静地说,脸上带着微笑。

舞台上的帷幕拉开了,6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出场,我描述她们纱笼般的丝裙和附**肩带的白*罩衫,头上有小后冠状的金*头饰,头饰上软的尖角随着她们的舞蹈有节奏地晃动。“她们的指尖上套着金*的假指*,也许有10厘米长,”我告诉他,“这些指*使她们双手的每一个动作更为优雅……”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多么美妙——我真想摸摸这些指*。”

第一场表演结束了,我找个借口走开,去找戏院老板。回来时,我告诉我的新朋友:“他们邀请你去后台走走。”

几分钟后,他站在一位舞蹈演员的旁边。那女孩戴着后冠的小脑袋只勉强到他的胸部。她怯生生地向他伸出双手,金属做的假指*在灯光照*下闪闪发光。

他慢慢伸出双手抓住她的手,像是兜着两只纤小的珍禽。他轻摸假指*平滑、微弯、尖锐的末端,那女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泪盈于睫。

夜渐深,随着描述,我越来越兴奋,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舞台上的颜*、式样和设计;柔和灯光下的皮肤肌理;舞蹈演员的头配合音乐优雅地晃动时飘拂的黑*长发;乐师全神贯注演奏时的表情;甚至女侍应生在半昏暗中绽放的纯洁笑容……

演出结束了,他站起来抱住我。“你让我看到了每一样东西,实在太美妙了。”他低声对我说,“我感激不尽。”

我愣了一下,更紧地抱住他。说感谢的应该是我,是他帮我掀开了一直以来遮住我眼睛的帷幔。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特别指出“我”看的是“一场以前看过多次的表演”,是为后文写“我”的介绍细致生动做铺垫。

B.那位比利时盲人请“我”为他描述将要进行的演出时,“我”爽快地答应,因为“我”对他充满同情。

C.随着为比利时盲人的介绍越来越细致,“我”的感受在不断地发展加深,小说的主题也得以逐步展现。

D.演出结束后,“我”对那位比利时盲人的感谢感到惭愧,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以前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东西。

E.这篇小说对“我”的语言的描写极为成功,这些描写生动、富有个*,将“我”的*格特点展露无遗。

8.文章开头描写“我”的生气和无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文中的那位比利时人有哪些*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10.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我”,还是那位比利时人?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回答】

7.选C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AE不得分。

8.①表现在工作的挤压下,“我”对生活的厌倦;②为下文写“我”受到比利时盲人的影响做铺垫;③与文末的“我”形成对比,突出小说主题。

9.①乐观坚强:虽然少年就已目盲,但不放弃自己的所爱,一个人独自游历世界;②敏感好奇:观看演出时,别人毫不在意的音乐、乐器和观众都能引起他的兴趣;③热爱生活:观看演出时,他欣赏赞美“我”向他描述所有事物。

10.观点一:比利时人。①这位比利时人乐观坚强,细心体味生活的美好,小说的主旨集中体现在他身上;②“我”对生活的态度是在他的影响下改变的,因为他“我”才看到了以前视而不见的美好事物;③“我”在文中主要起陪衬的作用,以突出他身上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

观点二:①“我”是小说的行文线索,所有的情节都围绕“我”展开;②小说题目为“揭开帷幕”,其含义是“我”由厌倦生活到发现并享受生活之美的态度转变;③那位比利时盲人虽然是影响这个转变的关键,但小说的主旨却主要是通过“我”的这种转变得以实现的。

【解析】

7.

试题分析:B“因为‘我’对他充满同情”文中没有依据。A“为后文写‘我’的介绍细致生动做铺垫”错误。E“这些描写生动、富有个*,将“我”的*格特点展露无遗”不当。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3)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

8.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首段写了“我”的怨气来自“好几个星期没有休息”“仍有大量积压的工作”又增加了“临时任务”,表明“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我已经对这样的生活生出了厌倦情绪。从结构上看,一方面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首段的“我”是郁闷的,烦躁的,而结尾的“我”却是阳光的,乐观的,前后形成了对比,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比利时盲人的影响,这样就起到了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某语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答题时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一般的答题格式为: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本题考查的是开头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开篇点题,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等。 

9.

试题分析:本题可抓住比利时盲人的语言、动作、行为来分析。比利时盲人自述“十多岁时眼就瞎了,却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旅行”,而且他自己已游览了很多国家,表现出他乐观坚强的*格;“这音乐我们西方人听起来似乎不合调”体现出他敏感的一面;“假如你肯向我描述一下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抚摸演员的假指*,都表现出他好奇心强,兴趣广泛,热爱生活。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0.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出了两种观点,无论赞成哪种观点,都要结合小说内容、主题作答。考生在选定主人公之后,要以小说为依据*观点,说明这个人物能体现文章主旨,是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也是情节展开的中心,而另一个人物是为塑造这个人物服务的。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探究题,就小说中的某个环节提出问题,然后让考生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要明确是联系全文还是联系现实分析,按要求答题即可。本题探究的是人物,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文章着墨多少、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分析。一般来说,主人公是一篇小说墨最多的人物,是表现文章主题的主要载体,小说情节也会围绕主人公展开。反过来说,符合上述要求的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本文两个人物在文章中显然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也是主题的共同表现者,而且小说情节是紧紧围绕两个人物展开的,因此,两个人物答哪一个是主人公都可以。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