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柳梢青·春感刘晨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习题库2.9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柳梢青·春感刘晨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柳梢青·春感

刘晨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20.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

【回答】

20.“辇下风光”:指心念故国,然而风光不在,表现亡国之痛。“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报国无门的遗憾。“海上心情 ”:则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答对两点6分,答的不全酌情扣分。)

21.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城”之“愁”。视觉方面:“铁马蒙毡”,整个临安城已处于元*铁蹄的蹂躏之下,“银花洒泪”,花灯流泪,渲染了全城凄惨*森的气氛。听觉方面: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

(2)“银花洒泪,春入愁城”:拟人。及花灯流泪,春天进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凄惨*森的气氛。

(3)“高台月明,辇下风光”:虚写。即想象的、回忆中的故国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而今天在哪里?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4)“海上心情 ”:借用典故。借苏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节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衬景。下片抒情,抒发对故国的怀念,满腔的爱国之情何处抒发。(以上五个方面的*,只要能正确回答两个方面,并能结合诗句正确分析,就给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0.回答此题,须知词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词中词语传达出来的。在本词中,注意联系词作下的注释,结合词人生活背景等,可以分析得知:词人一心所怀念的是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正是故都往日景*,而今安在?语言极为跳跃,想象尤多内涵。刘辰翁宋亡不仕,高其情*,隐居山中,空逝岁月。但这时宋帝昺在陆秀夫、张世杰等的拥戴下漂流在南海抵抗。所谓“海上心情”,当系指这一历史事件。山中不忘海上,足见作者之不能忘情现实。词也以此戛然而止,余音却袅袅不绝。如果说,上片的结句似板鼓声的干脆,这下片的结句,却是弦索声的缠绵。而基调都是苍凉悲苦的。宋末的遗民词多凄切呜咽之音,隐晦曲折。刘辰翁实不与众同,以慷慨悲歌为多,而丰富了宋遗民词。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注释和诗人的生活背景来分析。

21.认真阅读全词,不难发现,此词在写作上运用了多种手法,比如:词人是从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表现作者的忧愁,根据“铁马蒙毡”、“银花洒泪”、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演出的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在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另外,还有“银花洒泪,春入愁城”、“高台月明,辇下风光”、“海上心情”、景以引情,情以衬景等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本题题干要求“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是就整体来考查的。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