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

习题库2.1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过苏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喜亦行。

(注)①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②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东出盘门刮眼明”的“刮”字,堪称“炼字”的典范,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其炼字之妙。

2.“一身羁苦俗人轻”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这首诗中的颈联“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与“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泊平*百花洲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百花洲:平*,府名,治所在今*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②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回答】

1.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清新明媚的特点,令人感到眼界明亮、开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个“刮”字,一个“更”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气放晴,气清水秀,景*清新明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

2.①感慨长年羁绊漂泊之愁;②表现对世俗之辈只认荣华富贵的愤懑讽剌;③表现了诗人不畏世俗轻规,流连美景,放旷闲逸。一任自然的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感情。“一身羁苦俗人轻”是对世俗的讽刺。诗人四方漂泊,故曰“羁”;沉沦不僚,不得安闲舒适,故曰“苦”。合观“羁苦”,它兼指羁宦羁旅之苦。世俗之眼,只认荣华富贵,不识道德学问,羁苦之身,白为俗人所轻。

3.①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物以人的情感;②远近结合,“近景”“远景”结合,画面生动;③都运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再用被感染失误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两首诗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苏诗用“自得”“有情”赋予绿杨白鹭山水人格化,运用了拟人手法;“绿”“白”相间,以**来表现美景,这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近”“远”,体现了描写景物时,远近结合的特点,给人以画面感;杨诗中将景物拟人化,说成是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两首诗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