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

习题库2.97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摘自曹植《说疫气》)

材料二: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摘自曹丕《与吴质书》)

材料三: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十四五。”是时中山犹拒守,而饥疫并臻,群下咸思还北。帝知其意,因谓之曰:“斯固天命,将若之何!四海之人,皆可与为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群臣乃不敢复言。遣抚*大将*略阳公元遵袭中山,芟其禾菜,入郛而还。九月,贺麟饥穷,率三万余人出寇新市。*子晦,帝进*讨之。

(《魏书·太祖道武帝》

材料四: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差。二月*戌,河间王洪薨。*午,赦五岁刑以下。东夷八国归化。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事胡奋击破之。初,敦煌太守尹璩卒,州以敦煌令梁澄领太守事。议郎令狐丰废澄,自领郡事。丰死,弟宏代之。至是,凉州刺史杨欣斩宏,传首洛阳。先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诏曰:“诸上礼者皆绝之。”

(摘自《晋书·武帝司马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B.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C.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己为鬼录

D.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食,古代贵族吃饭时都要鸣钟列鼎而食,后泛指富贵人家,如王勃《滕王*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B.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如琴瑟箫笛等,后泛指音乐,如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四海,古代认为*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如《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D.晦,指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如庄子《逍逼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3.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大疫,人马牛多死。帝问疫于诸将,对曰:“在者才十四五。”

(2)先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诏曰:“诸上礼者皆绝之。”

4.对于疾疫产生的原因,材料中有三种看法,请找出其中两种看法,并分别写出有该种看法的人的态度或行为。

【回答】

1.B

2.D

3.(1)这时发生了大瘟疫,人、马、牛病死的很多。皇帝向将领们询问疫情,将领们回答说:“活着的仅十分之四、五。”

(2)在此之前,武帝身体欠安,到康复之后,群臣前来祝贺。武帝下诏说:“(对)来送礼的都一律谢绝。”

4.原因之一:百姓中有人认为瘟疫是鬼神制造的。相应的态度或行为是:有人挂起符箓试图镇服瘟疫。原因之二:曹植认为瘟疫是因为*阳失位,寒暑错时产生的。其态度或行为是:反对用符箓压制瘟疫,认为“民悬符厌之,亦可笑”

原因之三:太祖道武帝认为瘟疫是天命安排的。其态度或行为是:尽管瘟疫是天命安排的,无法避免,但更强调要尽人力做好当前,“在吾所以抚之”,派兵“袭中山”。

【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

译文:我原来认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我们可以长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几年之间,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看他们的姓名,已经写进了*间死者的名册。

“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是本身的的想法,即大家都相伴到老,一个“何图”表示出乎意料,即译为:哪料到,因此“何”之前一定要断开,从而排除AD。“零落略尽”与前面的“长共相保”形成对比,讲的是本希望长伴到老,哪知(因为疫情)好些已经“零落”(死了)。“伤心”做“言之”的补语,二者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顷”,时间名词,表示不久,句中做状语,往往其前要断开,进一步明确要排除AC。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2.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朔日的前一天,选项中“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有误。而真正“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应该叫“朔”。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时”,这时,当时;“帝问疫于诸将”,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帝于诸将问疫”;“十四五”表示分数,意思:十分之四五;“在者”,活着的(人)。第(2)句采分点:“不豫”,欠安,身体不舒服,有病;“瘳”,康复,病愈;“上寿”,祝贺,祝贺长寿;“绝”,谢绝。

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中有关疫情的三种看法,请找出其中两种看法,并分别写出有该种看法的人的态度或行为。材料一中,“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即有人认为疫情是鬼神作祟,所以“主张悬符厌之”,即挂贴符纸之类的东西来驱除瘟疫;而曹植认为,瘟疫是由于*阳失调、寒暑错时所致,挂符纸是可笑荒唐的。材料三中,太祖道武帝认为瘟疫“斯固天命,将若之何”,即是天命,但是他的态度和行为是:他觉得应该尽人事,做好安抚工作。原文是:四海之人,皆可与为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

【点睛】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材料一:建安二十二年,疫疾盛行,家家户户都有因疫情而死亡的人,简直是哀鸿遍野。有的全家人无一幸免,有的整个家族都灭亡了。有人认为疫情的横行是鬼神所为。人一旦遭此疾疫形象大变:穿粗布衣,吃粗粮饭,形容枯槁,头发蓬乱。至于疫情之下,那些依旧住在华美宫殿,锦衣玉食的人,非常少见的了。疫情肆虐的原因,是*阳错位,天寒暑热时间交错所致,然而愚昧的百姓,通过悬挂符纸来驱逐疫情,也是十分荒唐可笑的。

材料二:前一年流行疾疫,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徐干、陈琳、应瑒、刘桢,很快相继都去世,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过去在一起交往相处,外出时车子连着车子,休息时座位相连,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当我们互相传杯饮酒的时候,弦乐管乐一齐伴奏,酒喝得痛快,满面红光,仰头吟诵自己刚作出的诗,每当沉醉在欢乐的时候,恍惚间却未觉得这是难得的欢乐。我以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长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几年之间,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说到这里非常痛心。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看他们的姓名,已经是在*间死者的名册。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这些好友,都死去化为粪土,怎么忍心再说呢?

材料三:当时瘟疫盛行,人和马牛等死的很多。帝王向众将了解疫情的情况,将官们回答道:“活着的人十个之中只有四五个了。”这个时候只有中山一地还在坚守(没有攻下),然而疫情和饥荒同时肆虐,大臣们都想往北回撤。帝王知道他们的心意之后,于是对他们说道:“这本来就是天意,还能怎么样呢!四海之内的百姓,都可以和他们一道为国效力,这正是我要采取安抚政策的原因,何必担心没有百姓!”众大臣于是就不敢说再说回撤的话了。帝委派抚*大将*略阳公元遵袭击中山,割掉他们的柴禾和蔬菜,进入郛就返回了。九月,贺麟饥穷难耐,率领三万多人出却抢劫新市。*子的最后一天,帝王带**他们(贺麟等)。

材料四:二年春正月,由于疾疫爆发,所以几乎罢朝。按照级别差赏赐一众四散分开的官员及士兵。二月*戌,河间王洪死了。*午,赦免刑期不足五年的囚犯。东部的八个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归化。并州的胡人侵犯边塞,亲自监督并州诸*奋勇击杀胡,最终大破。初,敦煌太守尹璩死了,州委派敦煌令梁澄担任太守一职。议郎令狐丰废澄,亲自管理州郡事务。令狐丰死,其弟令狐宏代之。不久,凉州刺史杨欣斩杀令狐宏,将其首级传到洛阳。在此之前,武帝身体欠安,到康复之后,群臣前来祝贺。武帝下诏说:“(对)来送礼的都一律谢绝。”

知识点:*古代文学 三国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