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

习题库2.18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或者*原始文字的孑遗。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兽形、鸟形、草木形、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划,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幸运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幸运的发现了。

总之,在我看来,*陶和黑陶上的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形式是草率急就的。

6.文中说半坡*陶上的刻划“是具有文字*质的符号”,下面可以作为理由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器物上有“物勒工名”的传统。

B.半坡*陶上的刻划比较简单,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C.半坡*陶上的刻划常见,而黑陶上的刻划为数不多。

D.半坡*陶上的刻划虽没有意义,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7.文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可作为推断根据的一组是:

(1)*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

(2)*陶上所刻划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3)*陶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

(4)*陶上的花纹表明当时已使用颜料和柔软*的笔。

(5)古人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A.(1)(3)    B.(2)(3)

C.(3)(4)    D.(4)(5)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历史距今已有六千年。

B.仰韶文化的*陶上的刻划符号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划符号都是原始文字。

C.半坡*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尚未阐明。

D.半坡*陶上的刻划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回答】

6.A

7.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6.A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划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或者*原始文字的孑遗”,根据后来“物勒工名”沿袭的传统,推测那就是一种文字*质的符号。而B.C.D项都不能作为理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概括。

7.题干问的是“文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可作为推断根据的一组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1)*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而笔触颇为精巧”说的是*陶上花纹的特点;“(2)*陶上所刻划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说的是“已具有”并不能*“当时是应该有”;“(3)*陶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类似”说明已有参照;“(4)*陶上的花纹表明当时已使用颜料和柔软*的笔”说明有颜料、有笔可以推断应该有象形文字;“(5)古人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说的是古人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容易毁灭。因此选C项。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就是对文章三、四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A项,“汉字的历史距今已有六千年”范围有误,原文在文章第一段“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6000年左右”。C项“半坡*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划的意义尚未阐明”说法有误,第二段“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这种刻划,但为数不多。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D项“半坡*陶上的刻划是最早的象形文字”说法有误,第三段“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项C项混淆范围,D项偷换概念。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