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8分)①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

习题库1.55W

问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8分)①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18分)

①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从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

②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识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谄群徒之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秏①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兵*,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②,以谢于百姓,其可乎?”公曰:“诺。”于是卑辞重*而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

③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故晏子知道矣。”

                                                            (《晏子春秋  内篇问上》)

1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侯不说(         )           (2)公患之(          )

(3)薄身厚民(         )           (4)而百姓不与(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问于晏子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其行公正而无邪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不侵大国之地        吾见师之出

D.景公自为            如今人方为*俎,我为鱼肉

15.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

(2)劫人以兵*,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       

16.分析第2段画波浪线的句式特点。(3分)

17.简析墨子认为“晏子知道”的理由。(3分)

【回答】

13.(1)同“悦”,喜欢;(2)担心、害怕;(3)使……薄,节俭;(4)亲近,亲附

14.B

15.

(1)景公对外傲视诸侯,对内轻视百姓。

(2)靠武力去劫夺别人财务,靠人多势大去威胁别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强大。

16.句式整散结合,列举两项具体措施用整句表达,征求意见用散句,句式比较灵活。“其可乎”口语化,用文具,用商量的语气,符合臣下对君主的态度。

17.因为墨子认为晏子懂得治国的方法:因为晏子治国不是为了自己,而要本着“为人”的原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为别人打算,反过来也会将给自己带来好处。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掌握的能力。解释文言实词时,要特别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掌握的能力。A于:介词 对/介词 在   B而:连词 表递进 C之:助词  的/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D 为:为……着想/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1)句中的关键词有“内”译为“对内”,“外”译为“对外”,“傲”译为“傲视”,“轻”译为“轻视”。(2)句中的关键词有“威”译为“威胁”,“*兵”译为“武力”,“众强”译为“人多势大”,还要注意前两个分句是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分析句式特点,先要观察句子,文中列举具体措施的句子,句式表达整齐,属于整句;征求意见的句子,句式比较灵活,属于散句。所以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为“整散结合”,分析句式特点,同时要答出句式的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做大此题,关键要理解好“知道”的含义,在文中,“知道”译为“懂得道理”。文中晏子为景公讲解了治国的方法:治国不是“为己”,而要本着“为人”的原则。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己矣,为别人打算,反过来也会将给自己带来好处。所以墨子认为“晏子知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景公对外傲视诸侯,对内轻视百姓,喜欢勇力的人,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诸侯不喜欢他,百姓不亲附他。景公很害怕这种处境,问晏子说:“古代的圣王,他们的行事怎样?”

晏子回答说:“他们行事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谄的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不偏爱女*,所以结党聚众的人不被容忍;自身节俭而宽厚百姓,所以贪婪聚财的人不敢胡作非为。不侵占大国的土地,不耗损小国百姓的民力,所以诸侯都希望他获得尊崇;不用武力抢劫别人的财物,不以人多势大去威胁别人,所以天下的诸侯都希望他强盛;他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教诲诸侯,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现在衰世的国君,行为乖僻而曲从私党,所以谗谄阿谀和拉帮结伙的多起来;丰厚自身供养,鄙薄轻视百姓,所以贪婪聚财之人为非作歹。侵占大国土地,耗损小国百姓的民力,所以诸侯不想尊崇他;用武力抢夺他人财物,凭人多势众威胁别人,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希望他强大。灾害加给诸侯,劳苦给予百姓,所以仇敌攻打他,天下的人都不去救援,公卿王族纷纷逃散,百姓也不亲附。”景公说:“既然如此那么将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请以谦逊的言辞和厚重的财物,用来游说诸侯,减轻刑徒免去劳役,用来得百姓谢罪,这可以办到吗?”景公说:“是。”于是用谦逊的语言、厚重财物游说诸侯归附,减轻刑免除劳役,而百姓亲近,所以小国入齐朝拜,燕国、鲁国一起前来进贡。

墨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懂得治国的方法,得道在于为别人,失道在于为自己,为别人着想的人就受到尊重,为自己着想的人就被轻视。景公为自己,而小国不亲附,为别人,而诸侯都为他效力。这就是在道义上为别人,而在行为上不为自己。所以晏子懂得治国的道理啊。”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