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处州照水堂记宋 苏舜钦①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

习题库9.43K

问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处州照水堂记宋 苏舜钦①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处州照水堂记

宋  苏舜钦

①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咸平初,杨文公起凝霜*,下览平旷,得遥岑远林之赏,当时固已为嘉处□。景祐中,孙公元规以言事南迁,移守此郡,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又得西北隅绝巘之巅,刬去丛秽,化出异境,溪山之势,奔放坌来,始规地命名,诏徙他郡。

②后更三守,泯然不寻。李君然明之来,刷剔隐滞,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景与意并,正获乎元规之地,遂构广厦,且以照水题之。摩豁虚明,坐视千里,虽甚盛暑,洒然如秋,有长溪者,源自闽来,趋过槛下,前向南明山,盖王方平之旧隐也,苍峰古刹,*晴隐见。又于东南创月轩,稍却为燕*,*之右又为风亭,亭前启轩曰夕霏,是皆出于照水,而乃有斯胜也。华榱髹楯,下上相焕,易去榛莽,与政俱新,盖基于元规,成于然明,使元规之久,则然明乐成其成矣。然明之去速,则来者其谓斯何!二君默契,遂亡异趣,是政之所起,故自有乎后先。

③一日然明书来,求予文其事,予慨然东望,神爽坐驰,恨不能剧饮酣歌,俯仰周览于其上;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山水之胜,徒胸中耿耿,终日有所思,然明或能图以为贶,使予对而销忧,尚可更发咏歌,以足其未至者矣。

17.分析第1段划线句的作用。

18.文中第1段方框处应填入的虚词是(    )

19.概括第2段“而乃有斯胜也”中“胜”的内涵。

20.下列对第3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照水堂由三人修建完成,作者都做了详细记录。

B、每次修缮照水堂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改造。

C、照水堂周围的山水之胜作者无法一一加以描述。

D、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为了满足没有达到之人的愿望。

21.孙元规和李然明“二君”的“默契”体现在哪里?

【回答】

17.交代了照水堂附近的风景、天气还有修建的原因之一,与下文写“虽甚盛暑,洒然如秋”形成对照。

18.D

19.山水建筑人文(意到即可)。

20.C

21.1.二君都有对照水堂的扩建,都在当地政务取得一定成果之时,他们为众人宴游休憩寻得合适场所。然明对于照水堂的修缮,也是建立在“刷剔隐滞,纲条一新,吏民晓然”之时,也为当地留下了可供百姓和后人同乐的胜地;2.他们每次对照水堂的修葺都没有离开对政事与民生的关注。(一点两分,两点三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7.“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故当暑有蒸郁之烦,至者或神明不开则事务隳废”一句在文中开头,介绍了照水堂所处的地理位置“林壑蔽翳”和修建的原因“当暑有蒸郁之烦”。与后文修成之后能“洒然如秋”形成对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当时固已为嘉处”之后的虚词应该是表感叹的句末语气词,选项提供的这四个虚词中,“矣”是最合适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而乃有斯胜也”中“胜”就是胜景,美景。这里的胜景,指的是上文提到的“又于东南创月轩,稍却为燕*,*之右又为风亭,亭前启轩曰夕霏,是皆出于照水”,这些都是人工建造的美景,属于人文景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第三段由“又不能具道其营建之勤,山水之胜,徒胸中耿耿”可知,选项最准确的表述是作者不能对照水堂周围的景观一一陈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孙元规“考政之始,众务毕举,乃历访雄胜之地,以图燕休”;李然明“刷剔隐滞,纲条一心,吏民晓然,逾年甚便,然后思有所以自适,且将以风迹留遗乎后人,景与意并,正获乎元规之地”;此二君“华榱髹楯,下上相焕,易去榛莽,与政俱新,盖基于元规,成于然明,使元规之久,则然明乐成其成矣”。可见二君的“默契”在于对照水堂的修建行为和修建目的。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