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汉族的由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

习题库2.5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汉族的由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汉族的由来

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现在世界上,固然没有真正单纯的“民族国家”。一个国家建立之初总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然后渐次吸收其余诸民族,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然则要晓得一个国家最古的历史,必须要晓得他最初的民族,也是毫无疑义的了。

建立*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这个也是讲历史的人没有异议的。然则汉族是从“有史以前”久已在*本部的呢,还是从他处迁来,入“有史时代”,其形迹还有可考的呢?这便是“汉族由来”的问题。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算是“西来说”最为有力。近来关于这一个问题的著述,要算蒋观云的《*人种考》最为详博。但是他所举的*据,还不尽可靠,我现在且举两种*据如下。

其一,古书上说昆仑的很多。

《周礼·大宗伯》:“以黄琮礼地。”《郑注》“此……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周礼·大宗伯》:典瑞“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郑注》:“祀地,谓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贾疏》:“案《河图括地象》,昆仑东南万五千里,神州是也。”入神州以后,还祭“昆仑之神”,可见得昆仑是汉族的根据地。

然则昆仑究在何处呢?

《尔雅》:“河出昆仑墟。”《史记·大宛列传》:“《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蔽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说文》:“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水经》:“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山海经》:“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

都以河所出为昆仑。河源所在,虽有异说,然都起于唐以后,不能拿来解释古书。要讲“古代所谓河源”,《史记·大宛列传》所谓“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而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其说自极可靠。那么,如今于阗河上源一带一定是汉族古代的根据地了。《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释文》“马云:昆仑,在临羌西……析支,在河关西。”《孔疏》:“郑玄云: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郑以昆仑为山,谓别有昆仑之山,非河所出者也。”这一个昆仑,在如今西宁县的西边青海地方,和前一个昆仑无涉。所以孔疏特地申明一句道:“非河所出”,郭璞《山海经注》,也说:“言海内者,明海内复有昆仑山。”这个“海”是夷蛮戎狄,谓之四海的“海”,不是海洋的海。

其二,“汉族”二字,是后起之称,古代汉族自称。

他族称汉族,或说“华”,或说“夏”。《左传》戎子驹支对晋人,“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国语》“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都是个*据。

近人因此附会到《列子》上头的华胥之国,固然不甚可靠。然而西史的巴克特利亚(Bactria),史记上称他做大夏,似乎是这地方的旧名。《吕氏春秋·古乐篇》:“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自古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取竹于嶰溪之谷”,似乎就是这一个大夏。那么,阿母河流域,似乎也是古代汉族的居地。

以上两种说法,如假定为不谬,则汉族古代,似居今葱岭帕米尔高原一带,这一带地方,据人种学历史家考究,原是各大人种起源的地方。汉族入*,所走的大概是如今新疆到甘肃的路。近来人多说,“汉族沿黄河东徙”。这句话,似乎太粗略。现在的黄河上源,在古代是氐羌人的根据地。总而言之,“汉族西来”,现在虽没有充分的*据,然而蛛丝马迹是很多的。将来古书读得更精,古物发现得更多,再借他国的历史参考,一定可以大为明白。这就要希望诸位的努力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讲历史的人都认为建立*国家最早的民族,就是“汉族”。

B. 要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必须要知道他最初的民族。

C. 作者认为从古书中可得知汉族出自昆仑,这是没有疑问的。

D. 汉族的名称出现之前是被称为“华”或“夏”。

2. 下列对原文论*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大宛列传》和《书·禹贡》的比对,是为了说明其中一个昆仑的说法是错误的。

B. 作者举例安息和大夏为译音,是为了说明古代称汉族为“夏”*实了汉族曾居大夏。

C. 昆仑和汉族称呼的考*,是在论*古代汉族迁徙的路线。

D. 文章列举大量古书原文,且摈弃了唐以后古书和《列子》,体现了考*的科学*和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汉族西来的说法持反对态度。

B. 文中对昆仑所在提出两种说法,一为阗河上源一带,一为甘肃青海。

C. 西史的巴克特利亚曾经是古代汉族的居地。

D. 文中的两个不同的昆仑都是古代汉族的曾居地。

【回答】

1. B    2. A    3. A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B项,曲解文意,“必须要知道他最初的民族”的说法太绝对。原文,“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总得知道他最初的民族。”所以,原文说的是“总得知道”,而选项说成是“必须要知道”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方法的能力。

A项,“是为了说明其中一个昆仑的说法是错误的”错。原文说“《史记•大宛列传》所谓‘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而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其说自极可靠。那么,如今于阗河上源一带一定是汉族古代的根据地了。《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这一个昆仑,在如今西宁县的西边青海地方,和前一个昆仑无涉’”,文中并没有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A项,“作者对汉族西来的说法持反对态度”错。原文,“关于这一个问题的回答,要算是‘西来说’最为有力。近来关于这一个问题的著述,要算蒋观云的《*人种考》最为详博。但是他所举的*据,还不尽可靠”,可见作者不反对西来说,只是对蒋观云的例*有异议。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解答时要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