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村杜甫清*一曲抱村流,长夏*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

习题库2.1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村杜甫清*一曲抱村流,长夏*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村

杜甫

清*一曲抱村流,长夏*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4.“事事幽”体现在那些方面?请结合前三联具体分析。

15.尾联两句,有人说是幸词,有人说是苦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全诗做分析。

【回答】

14.①环境之清幽:清*曲折,绕村而流;②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③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

15.认同幸词,因为诗人在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居的休闲栖身之所,物情幽静,人事幽趣,又有亲友故旧的资助,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和满足。

认同苦情,正是因为诗人居悠闲之地,过着闲适的生活,却正说明其无所作为,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而依靠旧友的资助,说明自己生活上的窘迫,“但有”不能保*必有,“更何求”正说明有所求,依人而活的一代诗宗,吐露的是悲*的情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题干 “‘事事幽’体现在那些方面?请结合前三联具体分析。”,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内容的能力,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第三联是人物描写,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统摄全诗的字或词(诗眼)的理解和把握,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因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字或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程度。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从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结合考虑。本题要抓住诗歌内容和在情感方面的作用来分析。

15.题干问的是“尾联两句,有人说是幸词,有人说是苦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全诗做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表明观点,然后通过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来分析情感。分析是要紧密结合诗句内容,抓住关键词“但有”“更何求”等。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题中诗歌中的,“但有” “更何求”。然后,把握诗中的显*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信息,也有一些显*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