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25分)                               天地...

习题库6.46K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25分)                               天地...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25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


C.对李陵降敌,司马迁陈述己见,完全是为了明辨是非;被俘降敌,实属可耻,但孤*深入,没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责。


D.“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文章活用了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为了说明苦难成就了司马迁,使他脱颖而出,完成了千古绝唱的《史记》。


13. “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提升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骨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的”?


 


15.(8分)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的脊梁。”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脊梁”的理解。


 

【回答】

12.[解析]选C、E。


C项中司马迁陈述已见不是为了辨明是非,而是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更不可能指出武帝的责任。E项中诗句的使用是为了说明苦难提升了司马迁的精神,而不是说明苦难成就司马迁完成《史记》。


13.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人格的转变。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著追求中挺立起来的*人格。


14.因为作者认为一个*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还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是必然的。


15.[解析]①应写出脊梁的意思。比喻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人,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险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气节、人品、*守。②应举出恰当的例子,如文天祥等。

知识点:单元测试

题型:未分类

标签:文章 天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