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习题库3.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选择题6小题,每小题2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而卒葬之   卒:最终  B.有穴窈然   窈:深远幽暗

C.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D.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其孰能讥之乎     其声呜呜然

C.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渺沧海之一粟

D.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羽化而登仙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A.下*陵,顺流而东也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9.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此余之所得也  ②何为其然也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而今安在哉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渚之上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2分)(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1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在内容上环环相扣,又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B.作者详写了游后洞的的经历,一个“悔”字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C.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同时也谈及到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

D.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者”治学的道理,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语言精要得当。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6.A

7.A

8.B

9.D

10.B

11.C

12.(1)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出来),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其、极各1分,句意1分);(2) 山水环绕,一片苍翠(郁郁苍苍),这不就是曹*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缪、被动句式各1分,句意1分);(3)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包容(容忍)!         (涵1分,句意1分)。

【解析】

6.

试题分析:卒,古文中有两种基本义,一是最终,二是死亡,这里根据“而卒葬之”加以分析、判断,应是第一种意思,即死后。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A.两个“于”均作介词,意为“在”。B.“其”,前是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后是代词,那。C.“之”,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D.“而”,前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后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分析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逐项分析选项,A.下*陵,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作动词,下东;B.侣鱼虾而友麋鹿,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歌:名词活用作动词,歌唱。故*为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需要逐项加以分析。①③⑥是判断句式;②⑤是疑问句式;④是定语后置;⑦是状语后置;⑧是省略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叙诉古人登山有感;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这是作者心理的反映;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这是客观叙述登山的情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1.

试题分析:“同时也谈及到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错误,于文无据。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其”译为“自己”、“极”译为“尽”、(2)句中关键词“缪”译为“环绕”、“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个“于”字表示被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此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初慧褒和尚墓边的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幽深的洞穴,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听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懒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大都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道路平坦距离又近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道路艰险而又偏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还有谁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我(返回)到那倒在路上的石碑时,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氏王安石记。

知识点:散文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