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答柳恽                        野田黄雀行③吴均    ...

习题库2.3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答柳恽                        野田黄雀行③吴均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小题。

答柳恽                         野田黄雀行③

吴均                             曹植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①。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②。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催轴:即催车上路。   ②原陆:高原和平陆。③建安二十四年,曹*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

16.曹诗用“高树”,吴诗却用“高木”,“高木”一词使用的是否恰当?请结合所学具体分析

17.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悲”字,请结合诗歌说说两位诗人为何而悲。

【回答】

16.“高木”使用恰当。“木”这一意象含有“落叶”的暗示。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表现了友人路途的艰*,表达了作者的惦念之情。

17.①《答柳恽》,作者通过描写友人旅途的艰*,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的伤悲之情。②《野田黄雀行》,作者通过描写少年捎罗网救鸟的行为,表达了友人落难自己想出手相救而无力援救的愤慨与悲痛。

【解析】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根据“木”的含义,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其描写出的环境氛围,表现出的作者思想感情角度作答。由“秋月”“寒风”等词语可知,“木”字渲染出了边地秋天萧瑟的氛围,然后再结合着这种意境答出表现的友人路途的艰*与作者的惦念之情。答题时,要结合着具体词句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描 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点情景、表感情、谈作用。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三看三抓法”,即根据诗歌标题、注释、作者、关键词、诗歌主旨等分析作答。第一首可根据诗歌注释及关键词“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一见终无缘”等可体会出诗人对友人旅途的艰*和惦念及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悲伤之情。而第二首诗歌是曹植的友人被曹丕杀害而无力相救的悲伤之情。答题时,要将二首诗歌对比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