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秋 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习题库1.67W

问题详情: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秋 思①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  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③。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故乡。②火牛: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其冲向敌*,最早春秋时齐将田单破燕*时用了火牛。③元龙百尺楼:汉末许汜去下邳看望陈登(字元龙),陈不理睬他,自卧高处的大床上,让许卧下床。后来刘备对许氾说:“我要是陈登,当卧百尺楼上,让你以地为床。”后来便用“元龙百尺楼”形容崇高的形势,或表示高下悬殊。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回答】

(1)参考*:通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上下句各写出一个典型景物并概括出特点,得1分,单单写出“月”“井梧”不得分)等肃杀萧条之景(概括出意境得1分,其他如凄清、凄凉等亦可)表达了作者的寂寥悲凉之情(概括出情感得2分,其他如悲痛无奈、孤独苍凉等亦可),融情于景(点出效果1分,情景交融亦可)。

(2)参考*: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2分;不服年老,壮怀激烈的情怀2分;已入暮年的无奈2分;报国无门的痛苦2分。(四点中的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残月照着幽深的巷子,只听见砧杵敲打之声,周围越发静寂,令人内心失落空荡;风吹水井边梧桐树,摇落黄叶满地,这便是故园的秋天。诗人选取了“砧杵”“深巷”“月”“井梧”这些有代表*的意象,营造出一幅冷落、凄清的画面,也就越发烘托出诗人的寂寞悲苦之情。诗人的情因景生,诗中的景也正是诗人情感的外显。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借景抒情手法,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这首诗(词)写了怎样的景,抒了什么样的情?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答出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情景交融或是以景结情等,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写了怎样的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本词句中写的是寂寥悲凉之景,抒发的是寂寞愁苦的悲情,可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

(2)试题分析: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感慨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结合注释可知,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故乡。再联系诗人一生渴望北定中原的志向,诗中的“利欲驱人万火牛”“欲舒老眼无高处”,表达了诗人不老的志向,而“安得元龙百尺楼”则表达出诗人报国无门的遗憾和无奈。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忧国忧民等。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