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来新夏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近...

习题库2.29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来新夏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来新夏

       蔡东藩(1877~1945)的一生正处在*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从*午战争的*失败到**的八年*胜利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

       蔡东潘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有些知识分子那样,受到“救国图存”时代潮流的冲击。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必然会结合自己的条件作出自己的选择。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素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亥*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写起。《清史演义》着手于*四年秋,正是袁世凯帝制甚至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也是作者对“洪宪帝制”的历史鞭挞。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演义体”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说:“罗氏所著作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之处不少也。”蔡氏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以史为鉴,并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写作。“新演义”体的特*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更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新演义”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使国人知兴替之道,供社会教化之助,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写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丰富,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件目见耳闻,这使《历朝通俗演义》更具真实*。

       B.作者认为《历朝能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作为历史小说的范例,应该效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的人相比之下应当惭愧。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2.蔡东藩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写起,并在写书的时间上有意安排,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你认为影响他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回答】

1.B(A项,“增加了《历朝通俗演义》的真实*”,说法有欠妥当,《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来自于史书,并非是作者的目见耳闻。C项,“完全采自正史,力求通俗,不修饰文字”的说法不当,原文有“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D项,“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的说法欠妥,在原文中蔡东藩批评罗贯中的话主要是就《三国演义》一书的历史的真实*来说的,没有说它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2.  ①以清朝这个被*的**为靶子,鞭挞袁世凯的封建**质的“洪宪帝制”;

       ②把《清史演义》着手写作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筹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把成书的时间安排在袁世凯自毙之时,说明恢复帝制绝没有好下场;

       ③以清朝灭亡的历史,封建帝制的不可复存,来教育后人。

3.  观点一:是受到“救国图存”的时代精神的影响。①当时各类救国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受其影响而走“演义救国”之路;②他深明亡史亡国的教训,而要用自己的笔写出两千多年*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觉民众,振奋精神。

       观点二:是受优秀文化传统的影响。①在国家处于危难时,由于受传统儒家学说的影响而承担史家之职责;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蔡东藩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著书立说的。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单元测试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