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书籍语录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人欲,恢复良知。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和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一样,初衷主要是针对统治阶层,教育统治者体恤民情和施仁政而提出的。同时,心学倡导人们用内心的良知抵御外部的拜金主义。从古至今,人们在金钱面前会显得踟蹰犹豫,但是王阳明的思想在经过推广之后,会引发人们对拜金的思考和重新审度。自王阳明思想提出之后,学者们纷纷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心学有助于社会兴除利弊,改良了社会风气,破除了社会的封建迷信,促进了社会理论的正确发展。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经典语录

一般认为,哲学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这种批判主要指向自我,是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所构成的智慧追寻。哲学的批判*并非是全盘否定,而是在不断地批判中继承真理与智慧,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的进步与发展。

公元前4世纪中期,也就是亚历山大时期,产生了四大哲学学派,分别是犬儒派、怀疑派、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怀疑派是这四大学派中最有特*的一个,最先的开创者是皮浪。

如同黑格尔所说:“哲学史是一处巨大的战场,到处堆满了死者的骨骸。”由于求知是人类的本*,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探索知识和智慧,以满足自己的好奇欲望。哲学家们生活在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当中,在不断地求知和思辨的过程中,旧思想死亡,新思想诞生,并在批判和死亡当中获得滋养和发展。因此,哲学思想的批判精神产生了流动*,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建立、批判、*、整合、重建当中发展而来的。正是因为哲学具有批判精神,才使得人类的内心和精神活动不断拓展,世界文明也因此不断进步。

玄学家们远离具体事物,专门讨论“超言绝象”的本体论问题。因此浮虚、玄虚、玄远之学可以统称为玄学。玄学家在魏晋时期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他们以出身门第、容貌仪止和虚无玄远的学识相标榜,成为一时风气。大部分玄学家主张毁弃礼法,倡导任*而为,只有少数依然维护着封建的伦理观念。玄学将《老子》《庄子》和《周易》看作经典,并合称为“三玄”。玄学家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和《庄子》注解《易经》。他们以辩*“有无”问题为中心,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的基础,而“有”是各种物质的本体。玄学用思辨的方式讨论天地和万物的存在依据,形成了“贵无”和“崇有”两大派别。

在稷下学宫的讲学中,道家学派占据上风,学者的人数也最多,同时最受齐王的重视。稷下道家有别于传统的老庄道家,它不仅包含了老庄哲学,也有早期的黄帝养生思想、民间*阳崇拜、方士观星法、巫术道术信仰等,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杂糅的道家,很多神话传说都来自于稷下道家的著作。齐国著名的管仲、尹文、田骈、邹衍等都属于稷下道家。

现代符号学之父被公认为是索绪尔,他的符号学原理在语言学中表现突出,最重要的一点是分清了言语和语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抽象的,是一种社会习惯;言语则是个人习惯的结果,是一种个人行为,并不适用于大众群体。

人之境界在于心灵感知,心之提升在于哲学,所以,哲学被公认为是境界之学,也是唯一提升境界的方法。

柏拉图主义又被称作“柏拉图哲学”,这种哲学宣称只有理论形式才是完美的,理论是永恒的存在,是绝对的。因此,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现象都是不完美的,是暂时*的存在,是稍纵即逝的。

柏拉图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独特情绪。除此之外,哲学再无别的起源。”哲学最开始的来源是出于惊讶的表现,如果人类没有惊讶或者诧异的感觉,那么人类社会便不会产生哲学。

人能够思考哲学是因为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就是哲学存在,生活是一门哲学,人们每天都在想如何生活得更好,每天都在思考工作和任务应该怎样完成,这也是人们思考哲学的实践体验。

生存智慧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体现,具有正常大脑的人都拥有本能的生存智慧。而理论智慧是三者中最为重要的纽带,从生存到理论的过渡,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追求精神层次,将实践总结为理论,再将理论的精神产品转换为物质产品的过程。实践智慧则是理论智慧的延伸,也是哲学智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哲学对生活和实践的指导,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标签:经典语录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