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书籍语录 > 

《纯粹理*批判》经典语录

《纯粹理*批判》经典语录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和必然*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经典语录

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如此这般的状况,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另外的状况。

I had to deny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room for faith. 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

在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

理*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与此相反,理*不经批判的独断应用则会导向无根据的、人们可以用同样明显的截然相反的主张与之对立的主张,从而导致怀疑论。

“我们所确信深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终究会死去。” 作为死亡,似乎是从看到其他事物的消亡中得到的经验。 然而这个命题确是一个必然的命题。 然而或许会有人说,类似于以诺那样的人到底存不存在什么的吧,所以终究这还是一个所谓“还没有发现例外”的经验判断吧。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认识能力受到激发而行动,如果这不是由于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方面由自己造成表象,另一方面使我们的知*行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联结起来或者分离开来,并这样把感*印象的原始材料加工成叫做经验的对象的知识,那又是由于什么呢?因此在时间上,我们没有任何知识先行于经验,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

视其为真,或者判断的主观有效*,在于确信(它同时又是客观有效的)的关系中有如下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意见是一种被意识到既在主观上、又在客观上都不充分的视其为真。如果视其为真只是在主观上充分,同时却被看做在客观上是不充分的,那么它就叫做信念。最后,主观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那种视其为真就叫做知识。 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你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偶尔想到了一起。早在读纯批之前很久我就想到了知识和意见的...

形而上学的真正路径不是跟杂乱无边的经验对象打交道,而是从理*本身出发,并且至于理*本身产生对话。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根基,不可拔除。

我们的知识产生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印象的感受*),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 通过前者,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后者,该对象在与那个(仅仅作为心灵的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因此,直观和概念构成了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无论是概念没有以某些方式与它们相应的直观、还是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提供知识。 这二者要么是纯粹的,要么是经验*的。如果其中包含有感觉(它以对象现实的在场为前提条件),它们就是经验*的;但如果表象未混杂任何感觉,它们就是纯粹的。

形而上学是一种完全孤立的、思辨的理*知识,它完全超越了经验的教导,确切地说凭借的仅仅是概念(不像数学凭借的是将概念运用于直观),因而在这里理*自己是它自己的学生;尽管形而上学比其余一切科学都更为古老,而且即使其余的科学统统在一场毁灭一切的野蛮之深渊中被完全吞噬,它也会留存下来,但迄今为止命运还不曾如此惠顾它,使它能够选取一门科学的可靠道路。

标签:经典语录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