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名人语录 > 

王木春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入学,为学做人】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辞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诸君啊,我请替你们总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别问题。

王木春经典语录

【智育,情育,意育】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件事是人类普通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一个人。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自觉做一个智、仁、勇兼备的人】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练。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审一部史,到处都可以发见诸君的良师呀!

好家风的熏陶濡染。家风,不是教科书,不是课堂,也不是父母时刻的耳提面命,更不是挥舞的棍棒,但它却像空气一样,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渗透力,影响力往往胜过其他有形的教育手段。史学家柳诒徵出身于书香门第,高祖、叔祖等都是饱学之士,外祖父鲍家也是镇*世族。外祖父好饮酒讲故事,每晚饮酒,就和子女们闲聊家族先辈的陈年旧事与诗文道德,以及当地许多名人的掌故。幼时的柳诒徵,坐在外祖旁边听他谈话,得到不少知识,并立志“做一个人才,不愧我柳、鲍二家的先德”。柳诒徵后来成为一代史学大家,和早年的家庭熏陶息息相关。

普通人家也有好家风。科学家钱伟长幼年家境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亲和叔父们相继回家,便一起“舞文弄墨”,下棋和演奏音乐,“一到晚饭后,每天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父亲善琵琶和笙,四叔善箫,六叔好笛,八叔拉一手好二胡”。钱伟长说自己“就在琴棋书画的文化环境中受尽了华夏文化的陶冶”。长大后,钱伟长没有走上文史或艺术之路,但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以及长辈们的好榜样,也是一种教育,启迪他“懂得要洁身自好,刻苦自励,胸怀坦荡,积极求知,安贫正派”。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凡事先学做人,乃*千年的古训。考古学家贾兰坡小时家境殷实,但母亲要求他的穿戴不能与其他孩子有区别,“只比别的孩子多件内褂和内裤,外表仍是粗布衣裤”。别家的孩子在玩的时候都背着扒篓,边玩边拾柴,母亲也让他背一个,不在乎拾多少柴,就是不能比别人家的小孩有特殊感。母亲的教导影响了贾兰坡一生的为人原则:“对待他人,不管职位高低,都能一视同仁。”

儒家哲学认为:兼善天下是人生最终目的,季刚老师也是这么想的。这一篇诗以雁象征流离的*,以鳌比喻猖狂的日帝,对于自己虽能安居治学却缺少救国的“神方”感到内疚。思想境界是多么崇高!求之古人,只有宋王令《暑旱苦热》中所写“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其胸襟可以相提并论。汪旭初先生在其季刚老师周年祭悼词中说,“季刚伤时纵酒,遂以身殉”。这是事实。老师只活了五十岁,是我国学术上无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