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包热情的闻一多何兆武①一个人的*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

习题库1.01W

问题详情: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包热情的闻一多何兆武①一个人的*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包热情的闻一多

何兆武

①一个人的*格或者思想大多初步觉醒于十二三岁,到二十四五岁思想定型,此后或许能有纵深的发展或者细节上的改变,若是有本质的改变,我想是非常罕见的。闻一多先生早年追求纯粹的美,后来成为*斗士,旁人看来似乎有非常巨大而彻底的思想转变,但我以为那不过是一些表面的变化。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温德先生的话。温德先生是闻先生多年的好友,一次温德先生和我们谈起闻先生,说:“他(闻一多)就是一包热情。”接着又摇*,“不过搞*可不能单凭一包热情啊。”言下似有惋惜之意。

②温德先生的这句评价非常中肯。闻先生是个热情的人,早年追求唯美是一团热情,后来和梁实秋、罗隆基等人搞国家主义,其实也是一团热情。

③西安事变爆发后,闻先生拥蒋反对张学良,在教授会上痛斥:“怎么能够劫持统帅?!”当时很多人都有那种感觉,如果真杀了*,肯定要发生内战,岂不给日本制造了机会?所以西安事变的时候很多人都指责张学良,称之为“劫持统帅”,等到他把*送回南京,当天的《世界日报》——当时*最大的报纸,头版大标题就是“委座出险,举国欢忭”。第二天,*的右派学生还举行了*,也是声势浩大的。

④及至40年代,生活艰苦了,闻先生亲身感受到了**的*和黑暗,又满腔热忱地投入*运动

⑤闻先生晚年讲诗(其实那时候他还不到五十岁),有一首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花月夜》他特别欣赏,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当然这首诗写得的确很美,我也非常欣赏,不过除了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好像和他*斗士的形象不大合拍。所以我以为,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鲁迅活着会怎么样?其实同样可以问:如果闻一多活着会怎么样?仅凭一包热情,恐怕也不会畅行无阻,我这么想。

⑥闻先生那一辈人的旧学根底非常之好,可他同时又是极端反传统的。社会转型时期,有的人唯恐*的旧文化不存在了,拼命维护,还有一种人,认为传统的东西束缚*人太久了,*要进入新的时代,就要彻底抛弃,全面创造新文化,闻先生、鲁迅、胡适都属于这种人。鲁迅激烈反对*的旧文化,甚至提出不看*书,《狂人日记》里宣称:什么“仁义道德”,满书都写着血淋淋的“吃人”两个字。闻先生在这一点上跟鲁迅非常相像。在搞*运动的时候,他在课堂上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外面打进来,我从里边杀出去,我们里外合应,把传统的腐朽文化*!”意思是说:青年学子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的毒害,所以你们须从外部*它,我是受过这个教育的,所以我现在要反对它,从里边杀出来与你们合作。我想这代表他当时真实的思想情况,虽然他研究的是*传统文化,但他并不认同。

⑦另外还有一点我要保留自己的意见。现在很多文章总是特别强调闻先生生活穷困的一面,比如联大时期闻先生给别人刻图章,现在都说成是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我觉得也不单是这样。闻先生早年是搞美术的,又会绘画,又会雕刻,现在北大西门一进门的地方有座西南联大纪念碑,上面的篆字就是闻一多写的,落款“中文系教授闻一多篆额”,写得非常好,而且只有公认的大手笔才有资格题这个篆额。所以,搞美术乃是闻先生的本行,写字、篆刻都是他的*。当然他也是因为贫困,挣点钱补贴家用,但如果过分强调为生活所迫的一面,刻字竟成了他不务正业的谋生手段,不免有些过分渲染的味道。

(选自《*教授》,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它(指诗人田间的诗)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当这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完成大业。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代的鼓手”出现。(摘自闻一多《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

②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辟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着一种光明。(摘自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开头引用温德先生的话,既表现了闻一多是个热情的人,同时也说明他的“一包热情”也存在着局限*。

B.闻一多喜欢《春*花月夜》,包括其中所带有的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味道,这与他*斗士的形象有矛盾。

C.作者把闻一多与鲁迅不同的处事方式做对比,说明如果闻一多还活着,他仅凭一包热情来处事是行不通的。

D.沈从文认为闻一多的眼睛是清明的,在细小处也看得透明,这与何兆武所说的闻一多靠一包热情做事大不相同。

E.文章以情感为主线来讲述闻一多,有叙事有议论,不仅使读者了解闻一多,也对闻一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材料中从哪些方面讲了闻一多的一包热情?请简要概括。 

(3)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文章的第⑥段与文题没有什么联系,你怎么看?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回答】

(1)答E得3分,答A得2分,答D得1分,答B和C不得分

(2)①早年追求唯美,后来与别人一起搞国家主义; ②西安事变爆发后,拥护*反对张学良;③在感受到国民*的*黑暗后,满腔热忱地投入*运动;④能够从时代需要的角度,对自己欣赏的诗给予极高的评价,如田间的诗。(6分,答出任意三点给全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①使读者认识到闻一多先生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才华,尤其是篆刻方面的突出成就。 ②对于传主的某些行为,要全面的去认识,不能从一些表面现象简单地去断定,闻一多先生给别人刻图章,不仅仅是为 了挣钱补家 用,不能过多地从消极方面去看。(一点3分)

(4)文章第六段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①文章说,一个人的*格和思想一旦定型,就不会轻易改变,一包热情是闻先生的*格特点,第⑥断讲述的闻一多先生反传统,也同样体现了他的一包热情。②闻一多一包热情的*格会体现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闻一多先生反传统的做法,也是他*格的体现。③从全文看,闻先生的一包热情,大多与国家民族有关,反传统,正是希望*人冲破束缚,进入新时代的需要。(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文本,理由充分合理,给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分析错误,闻一多喜欢《春*花月夜》,是他“追求纯粹美”的一种体现,“包括......有矛盾”是作者的看法,不在闻一多喜欢的范围内。C项原文是把闻一多与鲁迅做类比,说明如果鲁迅活着,他的处世方式行不通,闻一多也一样。D项后一句说 法有些牵强。沈从文评价的是闻一多的《死水》,何兆武是从“一包热情”的角度写闻一多,两者没有观点上的可比*。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综合分析文章的题目,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从中提取关键的此句作答,注意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哪些方面讲了闻一多的一包热情”,是闻一多一生中的典型事件,属于综合信息筛选。综合筛选的题目,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从中提取关键的此句作答,注意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语段的作用要结合文章的题材是人物传记,所用要结合传主的品质进行分析,如此题使读者认识到闻一多先生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才华,尤其是篆刻方面的突出成就。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语段的作用的题目要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作用,结构上注意和上文的联系,内容注意对传主的某些品质的表现,还要结合语段的位置进行分析,开头、结尾和中间的作用也有所区别。此题读者认识到闻一多先生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才华,尤其是篆刻方面的突出成就。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段作用的题目,首先答出文段的作用,然后分析和整篇文章的关系,对传主的品质的表现上的作用。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语段的作用的题目要注意首先答出语段的内容,然后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作用,结构上注意和上文的联系,内容注意对传主的某些品质的表现,还要结合语段的位置进行分析,开头、结尾和中间的作用也有所区别。此题中此段落和整篇文章的关系是:文章说,一个人的*格和思想一旦定型,就不会轻易改变,一包热情是闻先生的*格特点,第⑥段讲述的闻一多先生反传统,也同样体现了他的一包热情。从反应传主的*格特征的角度看:闻一多一包热情的*格会体现在他生活的各个方面,闻一多先生反传统的做法,也是他*格的体现,从全文看,闻先生的一包热情,大多与国家民族有关,反传统,正是希望*人冲破束缚,进入新时代的需要。

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