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习题库 > 

秋天在乡村,随处可见红蓼,它对土壤没什么要求,庭院里、马路旁、水沟边,甚至一些贫瘠之地,都能看到其身影。   ...

习题库1.98W

问题详情:

秋天在乡村,随处可见红蓼,它对土壤没什么要求,庭院里、马路旁、水沟边,甚至一些贫瘠之地,都能看到其身影。

    红蓼植株高大,可达两米多,茎中略空,成节状,形似拐杖,因此得俗名“拄棍花”;其花朵为穗状,呈淡红或玫瑰红*,因而又得俗名“麦穗花”。红蓼植株茂盛,但因其体内流淌着一种*辣的汁液,让家畜敬而远之,所以在乡下,它也仅仅是观赏*的花卉植物。

    其实,从远处看,红蓼并不漂亮,*尾巴草似的,只不过红*吸引人罢了。但是,只要你走近了看,就会被它的花朵所惊艳。其穗状的花是由一粒粒饱满的花苞组成,每一个花苞在绽放后,都是一朵精致的小花,而每个花苞内又含有一粒小小的黑籽。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叠加,集结成了穗状的花。当所有花苞都盛开时,一穗花热闹而奔放、浓烈活泼而美丽,随风摇曳,可谓“簇簇复悠悠,年年拂漫流”。

    红蓼体内汁液*辣,据传把它割断、晾干,可以驱蚊蝇。不过,在乡下,很少有人这么做。虽然村民们不懂得怜香惜玉,但还是知道一朵花的美好,绝不会在其最茂盛的时刻为了熏蚊蝇而砍掉它。或许在村民们心中,和赏心悦目比起来,蚊蝇根本不算什么。

    若追根溯源,红蓼还是植物界励志的典范。据《吴越春秋》记载,越国被吴国灭了,勾践被夫差释放回国后,不忘复国使命,立志要报仇。越王勾践从此“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夏还握火”,又“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除了尝苦胆之外,在日夜*劳困顿之时,他还经常以红蓼的*辣刺激眼睛,不让自己睡觉,以此磨砺身心,最终勾践打败了吴国,雪耻复仇。如此看来,在这场改写历史的事件中,红蓼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古代文人骚客的诗词或字画中,红蓼也是常见的题材。宋徽宗赵佶有幅作品《红蓼白鹅图》,一只白鹅在红蓼下安静地梳理自己的羽毛,一红一白的鲜明对比,让秋天少了些许的萧瑟;齐白石也曾多次以红蓼为创作题材,《红蓼鹌鹑》《红蓼*蝶》等就是其中的佳作。在画家们的笔下,红蓼总是要和日常的家禽、动物搭配在一起,大俗即大雅,普通的植物也能活*生香。

    从仲夏到秋分,在万物萧瑟的秋季,当其他植物花卉渐渐结束花期之时,清瘦的红蓼却开得愈发兴高采烈。它以自己喜欢的姿态自由生长,随遇而安,不择地势,与世无争,爱怎么长就怎么长,美丽过这一季就好。

    “十分秋*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在古人看来,红蓼与芦花都是秋天的美丽代表。陆游有诗“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人年纪大了,很多事秋天在乡村,随处可见红蓼,它对土壤没什么要求,庭院里、马路旁、水沟边,甚至一些贫瘠之地,都能看到其身影。   ...情也都看淡了,悠闲垂钓时能有几株红蓼陪伴足矣。红蓼醉了清秋,也让一颗年迈疲惫的心找到了些许安慰。

    一年又一年,清秋时节,在乡村的角角落落,总能看见红蓼的影子。励志的植物典范也好,画家、诗人们青睐的题材也罢,或者乡间普通的花卉又如何,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不管世人如何评判,红蓼依然自顾自美丽。

从古至今,人人都道寂寞红蓼,可谁又知晓红蓼的心意。红蓼一直都是以高姿态在生长,但花穗却总是谦卑地低头向着大地,或许它那清苦的内心随时都在提醒自己:生命从来都不是以高度或精*来衡量的,最重要的是姿态。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红蓼的

2.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加以简析。

3.句子中“红蓼体内汁液*辣,据传把它割断、晾干,可以驱蚊蝇。”加点字“据传”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回答】

1.外观形态和内在气质

2逻辑顺序。文章第一段总说红廖生长的时间和范围,再说明红廖的外部形态,然后再说明红廖的内在气质,全文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说明

3.“据传”表示推测,并不确定。在文中指的是“红蓼体内汁液*辣,把它割断、晾干,可以驱蚊蝇”只是一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4。示例:第五段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吴越春秋》中勾践经常以红蓼的*辣刺激眼睛来磨砺身心,说明红蓼具有励志的作用,具有说服力。

知识点: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