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站

位置:首页 > 书籍语录 >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无论是对于那些看起来就自卑的人,还是那些看起来自负的人来说,不想成为自己,都是一种最持续又深刻的痛楚感。接纳自己,降低自己的痛苦,可能是这些人一生的功课。不过,也不用因为讨厌自己而过度担忧。没有人可以完全不讨厌自己,也没有人能永远不对自己感到失望。重点是这种不满持续的时间,以及它影响自己的程度。接纳偶尔对自我的负面感受,也是接纳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经典语录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可能*不断坍缩的过程”。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的可能自我,因此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的过程,也是需要处理很多丧失和哀恸的过程——和过去的梦告别,和不再有机会尝试的可能*告别。但或许这种可能*的不断坍缩是值得的。正是在这个坍缩的过程中,一个更清晰的“我”的形象才得以显露。而虽然一些更广阔的可能*失去了,我们却仍然可以沿着更深、更远的维度挖掘出新的可能*来。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与人建立联结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结、传达真实情绪,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有被伤害的可能”。

空虚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人们各种内在精神冲突下的结果。虽然空虚在表面上,是一种缺失的、“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但是它和梦一样,潜藏了很多幻想、愿望与冲突。如果能将空虚下面潜藏的内容挖掘出来,就可以描绘出空虚的精神活动。通过解决那些深层的冲突,让空虚感的功能不再被需要,从而自然消解。彻底消除空虚感是不可能的。能够面对自己的负面想法,不畏惧表达冲突和敌意,不畏惧自己的欲望,在破解空虚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在陌生的人群里,你可能不是最容易融入的那个,但你的沉默背后有一个最真实的你。所以不用害怕人群。你知道,一定会有人欣赏这样的你。

“问题孩子”实际上是家庭中那个说出真相的人——他们试图用负面的、过激的行为来告诉其他人,这个家庭是不健康的。当他们承担起特殊角*时(好孩子、失落的孩子、问题孩子、吉祥物、幕后*纵者),实质上是选择了使用自己的方式来保*家庭得以继续运转。在这样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其实存在一种共谋,大家秘而不宣,维持着家庭的外壳。于是,孩子们戴上了角*的*,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渐渐地,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因为如果他们不承担自己的角*,就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冲突,而且极有可能导致家庭破裂。

这种对不被允许的愿望的压抑,是无聊感和空虚感的核心特征。空虚,使我们主观中能够体会到的“缺失感”,是那些被深埋的愿望和幻想的“缺失”带来的。空虚是一种比否认更加强大的防御。当我们只是否认一种情感或一个愿望时,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持续地压抑这一点,但我们的压抑有着特定的指向。而在空虚中,我们为了进一步深藏那些需要被压抑的愿望,抹去了所有的愿望和感受——这就好像用一大片的空白来掩盖一小块的空白——从而让我们更难意识到,那个从一开始想要被掩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要想获得高的主观幸福感,你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自我上,详细地想象那个可能的你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何种状态。这种想象会给你提供持续成长的动力。

好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比如学业、工作、运动等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以至于一切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家庭以外的人几乎无法想象他们家庭内部存在问题。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家庭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脱离家庭角*来给予自己积极的定义,保护自己不受家庭成员的批评,也给家庭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对未知的焦虑和控制感有关。那种害怕失控的感觉在影响你的焦虑水平和自信,但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不如想办法找到那些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东西,提高应对的能力,“做好我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